4月29日,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第三次制度创新对接大会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持续为各自贸片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搭建沟通合作桥梁,共商共谋协同发展模式,共建共享改革创新成果,将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国家战略实践向纵深推进。
来自全国42个自贸片区、区域管理机构的代表以及相关企业、智库、代表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会上,17个自贸区管理机构正式加入联盟,涉及19个自贸片区。云南省自贸办、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作为成员单位代表进行了连线发言,介绍片区改革创新有关工作经验,表达了希望通过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这一平台,共同交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发展经验,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长田夫指出,刚刚过去的4月27日,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挂牌5周年,也是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成立一周年。一年多来,联盟成员单位已经由从最初的18个自贸区管理机构扩展到42个,覆盖全国47个自贸片区或区域,成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最大、最重要的合作交流平台之一。
田夫在介绍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建设情况时表示,一年多来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坚持以友好合作、共享互赢为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以产业合作为突破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延伸,拓展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经贸合作网络,形成依托平台、共享成果、对接产业的多层次合作模式,取得了“三大进展”,即打造了区域协作平台、制度创新策源地、与跨区域产业发展引擎。未来,各片区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重点深化创新合作、优化产业合作、开展党建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探索信用合作、完善智库合作等“六个合作”。
据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锦侠介绍,一年多来,联盟在产业对接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突出表现为双向投资,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构建。截至年底,前海蛇口自贸区企业累计在内地投资设立企业超过5.6万家,内地企业在前海蛇口设立企业超过1.1万家。其中,自贸片区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区域经济联系密切,双向投资尤为活跃,年,服务内地合伙人企业签约投资内地金额达到亿元。前海将继续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全国自贸片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平台、新跳板和支撑极点,推动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向海外拓展。
与会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林志刚发布了《全国自贸片区年制度创新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全国各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取得亮点成绩,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打造高标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高效便捷通关监管服务、大力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投资管理体制创新举措多,持续深化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改革、推进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促进体系、对标国际规则优化营商环境。金融开放与风险防范并重,聚焦金融科技创新、简化业务流程、服务产业发展、改进金融监管方式、着力防范金融风险。政府治理绩效在不断改进,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法治保障体系在逐步完善,完善自贸试验区法律体系建设、创新司法和执法模式、构建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体系。
会议同期,发布了首届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党建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以期为各自贸片区提供自贸试验区党建经验宣传、提炼、交流的平台,并对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前海科创投控股有限公司、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20家服务内地合伙人企业进行授牌。47个联盟成员单位还在会上共同发布了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协同创新倡议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与双鸭山市连线签署了《关于构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合作框架协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阳腾)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