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名方清肺理脾镇咳汤 [复制链接]

1#

清肺理脾镇咳汤

组成

杏仁12g,茯苓12g,法夏12g,陈皮12g,甘草3g,枯梗9g,前胡12g,苏梗9g,炙杷叶12g。

功能

清肺理脾、镇咳豁痰。

主治

风寒侵肺,咳嗽气逆,口干咽痒,咳吐痰涎。

用法

用水适量煎药,每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空腹服。

方解

本方以杏仁宣肺清天气,法夏燥脾洁地气,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化痰,甘草、桔梗利咽祛痰,前胡、苏梗疏风降气,枇杷叶清肺和胃,共奏清肺、理脾、镇咳、豁痰之功。

按语

张三锡云:“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徐大椿著《咳嗽难医论》“诣其研求咳嗽治法,四十余年而后稍能措手”。可见咳嗽之治,实为棘手。不佞治医60余载,因咳嗽病为四季之常见病,积60余年之经验,深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以治肺治脾为关键。以肺为金主天气,脾为土主地气,如能保持天洁地洁,肺脾二脏气化调和,卫气固密,则脾不生痰,肺不贮痰,外邪难侵,何咳嗽之有?夫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为中医治咳之特色,咳嗽辨证要点,在于以脾湿、肺燥两端溯其源,六淫七悄所伤探其因,人体之阴阳虚实究其本,病之寒热虚实辨其证,循此制力用药,则药随病变,病随药愈,而无一成不变之方可寻。如以一方一法统治咳嗽,不加辨证,必致病随药变,药不对症,遂致迁延时日,历久难愈。

用药经验:本方探讨了治咳之机制,提供治咳参考,愚者千虑或有一得,非敢言经验也。尤有言者,治咳之要,务须辨证组方,辨证用药,一般套方套药,切忌迷信服用。制方用药大法:外感咳嗽药不宜静,静则留邪不解,变生他病。内伤咳嗽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咳愈甚。外感风寒宜辛甘疏邪,忌寒凉收敛。内伤燥热宜甘寒润肺,忌辛香燥烈。外感久咳则郁热,内伤久咳则火炎,俱宜开郁润燥,凡此均宜详审,不可粗心大意。

加减

往来寒热去苏梗,加柴胡12g;口苦加*芩9g;胸闷加枳壳12g;气喘去柴胡加苏梗9g、厚朴12g;痰稠加海蛤粉9g、海浮石9g;久咳加紫菀12g、冬花12g。

名医名方录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