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太阳是天空中最重要的一颗星辰——不过大部分的子民一般来说不会把太阳和月亮看作星辰。太阳日复一日地东升西降,为大地带来温暖和光芒。太阳的远近差异与角度变化也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季节变化。“年”的概念也同太阳直接相关。
太阳是创世巨人的左眼,大多数中土人都知道这一点。也有传说说太阳神名为御曦,居住在东海的扶桑树上。后来他生出了八个子嗣。天空中的火焰令凡间炽热难忍,最终一位名为大翊的远古时代的英雄射杀了御曦和他的七个儿子,剩下一个名为上昊的太阳继续为人间带来光明。许多传说也都认为御曦曾妄图降临人间,统治大地,因此大翊也得到了其他神明的帮助,最终他本人也成为了民间的狩猎神。
正因为传说中太阳神野心勃勃、蔑视生灵的形象,大多数中土人并不十分敬奉太阳神和火神。在与鬼方相近的地区,民间会将太阳神和天帝、冥神混为一谈,认为他代表了诸神至高的权力。中土崇拜太阳神最为著名的是明煌神域,传说中虚门玄天月宫亦敌亦友的神秘组织。不过,与玄天月宫不同的是,人们并不是很确定明煌神域的存在。其次是释门的大日乘,不过这一分支也已经消亡,只留下了许多难以辨析和理解的经卷。由于在灵教的认知之中,太阳与普通的星辰无异,并没有太多的特殊地位,也并未将其人格化。因此在中土,其他崇拜太阳的宗教或是组织不太常见,通常只是一些局部的小教派或是邪教。就中土接触过的异族来说,沙獠有着特别明显的日神和火神崇拜,相关的纹饰和图腾在他们的器物上非常常见。而褫蛮也有着一定程度的火神崇拜。
虽然中土人对太阳神有着些许的偏见,但太阳对自己切身生活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所有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太阳。因此更确切地说,中土人对太阳怀着一种尊敬、感激、警惕的复杂情感。与月食相比,日食是极其不祥的征兆。每当日食出现之时,就会有一些尊崇太阳的教派出现,宣传他们的日神信仰。
关于太阳的浮言浪语
据说太阳曾经从天空中坠落而下,炙烤整片大地。海水沸腾而升起的水汽扭曲了太阳的面目。远古的神灵和英雄合力在太阳毁灭一切之前成功将太阳驱赶到了合适的距离,拯救了这个世界。
一个名为炎日的邪教声称月神、冥神与寒神蚀阴正在蚕食这个世界,而东北方的伊祈地区将是第一个毁灭的地区。天下将会陷入永恒的寒冷与黑暗,而唯有重新让太阳神炽光降临这个世界,一切才会得到拯救。
一些人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言日食的到来——或者说计算到日食的到来。也就是说,日食只是一种会固定出现的现象,和月相的变化没有区别。如果这一发现为大众所知,那会对现有的认识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圣门所谓的天人感应。然而,这些人选择保持沉默,甚至用这一发现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月
除了太阳之外,月亮就是天空中最显眼的星辰了。在中土人的眼中,月亮和月神代表着宁静平和、自然、母性。在远古同太阳神的斗争之中,月神舒衡赐予了大翊神器与法力,引导他渡过重重难关,令他得到淬炼。月神帮助凡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月神越界的行为也招致了天帝的惩罚,被独自囚禁在月宫之中,永远无法离开。中土人对月神感恩戴德,并且予以了无比的同情。虚门的弟子能够通过步入梦土来同月神取得精神上的联系——但究竟联系的内容是什么,情况如何,虚门的弟子从来缄口不言。
然而,到了中土之外——甚至就在中土边境——月神的意味便并不甚佳了。在沙路上,夜晚便陷入了荒凉与严寒之中,黑暗与寒冷侵蚀着每个旅者的神智。中土的商人会以明月寄托相思,感激最后这一片光亮,而沙獠和当地人则将月神与寒冷、黑暗、死亡联系在一起。他们夜伏昼出,就是为了躲避月神无穷无尽的追猎。
中土最为著名的月神崇拜学派便是虚门,虚门的掌门便居住在供奉月神的玄天月宫之中。不过,虚门并不特别强调月神作为神的形象,仅仅只是表达尊敬之情而已。虚门弟子自从掌握了步入梦土与幻境的方式,月神便似乎只是他们眼中万千诸神的寻常一员而已——当然这只是推测。自从虚门自称同月神取得联系之后,玄天月宫中的月神也由女神舒衡改换成了男神虚衡。由于其形象为一位睿智老者,世人也将其称为虚君、老君。每个虚门弟子都知道他们在梦土与幻境之中看到了什么,但他们从未能成功告诉普罗大众。不过,百姓还是会在重要的日子前往玄天月宫朝拜月神,虚门倒也乐意从中取利。
关于月亮的浮言浪语
玄天月宫崇拜的根本不是月神,他们用另一位神明窃取了月神在中土的地位,以此铺垫他们不可告人的计划。
相信月神为女神舒衡的人在民间大有人在,并且他们还认为舒衡同大翊是一对恋人。舒衡偷窃了天帝的不死药给大翊,使之成为了新神,而这也正是舒衡被天帝惩罚的原因。无法登入天界,也无法死去获得宁静的大翊至今仍在人间游荡。
云越地区和褫蛮都有人相信最月神的真面目是一只古蟾,舒衡只是古蟾的误读。虽然这些人是蛙种邪教的教徒,但相隔如此遥远的两个地区出现了如此相似的想法还是令人不安。
无绪的神话
中土许多神话传说都自相矛盾,或者相互冲突。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加上持续的征战与动乱,中土人并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神话传说。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土人从一开始就相信了自己凡人的力量,也就没有花费精力去编织,或说记录那些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天帝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永恒的沉眠,中土人就这样成了被遗弃之人;曾在与如今在中土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灵教和圣门,一个将万物视为自然均等,一个敬奉先祖。这些都让中土人并不在意那些林林总总的神话传说。不过,过于辽阔的疆土、庞杂的人口、真切存在的爻域与外域都让各种神秘的故事与邪教有了滋生的土壤。中土人所知的神话大多来自天子主持编纂的史书,而其他奇谈怪论则更多来自那些潜藏在阴影之中的各种势力。
星辰
中土的夜空中散布着大大小小数百颗星星,而在一些经过特别训练的人,则能够看到上千颗明亮的星辰。根据京畿钦天监所编纂的现行《天官书》,中土的星空共被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天官书》并非一本已经全部完成的书籍。自从开始编纂以来,它便随着中土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重视观察自然的灵教更是将星书星图的编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圣门独尊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人们依旧非常重视对星辰的观测,将其视为同天帝沟通的途径之一。
三垣:紫微垣(天帝居住的宫廷)、太微垣(天帝统御诸神的朝堂)和天御垣(天帝统治的诸国)。
二十八宿: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中土人会将若干彼此邻近的星辰命名为星官,而三垣二十八宿实际上都是星官的集群,如三垣中的每一个都包含了数十个星官,合集囊括了天空中央地带的数百颗星辰。而二十八宿则围绕着三垣,基本平分了天空的边缘地区。
中土人观测群星最开始同农业生产、制定历法密不可分,到后来,群星有了更多的含义。圣门的儒生将星空的变化同天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以此对天子及诸侯进行劝诫。在诸侯之间暗流涌动的时期,儒生则从星空的变化中找到了戳破某些诸侯野心的依据。对于释门的僧侣来说,群星是他们启悟的源泉;对于长期奔走在外的人来说,群星是指明方向的工具;对于走街串巷的方士来说,群星则是推断凡人命运的算盘;而对于市井百姓来说,星空则是他们安放希望与想象的地方。夸张一点可以说,每个中土人都能在仰望星空之时得到灵魂的抚慰。所以中土人比起太阳更爱月亮,也可能是因为爱屋及乌吧。
天子拥有中土最精通天文的学者,他们在钦天监中日复一日地仔细观察着星空的变化,及时向丞相或直接向天子报告异动。圣门内部对此其实颇有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迷信行为,妨害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理性判断。但更多的儒生认为这就是天人感应的明证,这是进谏、劝告、教化的绝佳方式。钦天监中的部分学者来自曜门,经过涤心之后成为了圣门的弟子,获得了观察天象的充足资源。而这令从玄门出走后的曜门更加举步维艰。残余的曜门认为圣门的天人感应观点和冗杂的官僚体制妨害了客观的天象研究,因此彻底地潜藏了起来,防止圣门的笼络。
中土崇拜群星的宗教之中最著名的便是释门无量上元宗,如今中土传播最广泛的宗教。无量上元宗原名上垣,即指天中群星。后来在中土传播日久,逐渐变更成了以元疆永域为名的上元宗。由于释门大日宗业已消亡,而其他小宗派又过于弱小,无量上元宗又有元教之称。不过,以圣门为首的诸多学派极其反感这种说法,在他们心中,中土确有配得上以“元”为名的学派或宗教,但绝不会是释门上元宗。
百姓虽然会欣赏星空,但和大部分的文化一样,他们并不了解天文的知识,更不懂其中的内涵。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天官书》和三垣二十八宿的存在。他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世代流传的农谚和装神弄鬼的方士。不少人都相信自己的性格和气运会受到自己出生时太阳所在星座的影响,但对天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荒谬无比。为了简化成百上千的星官,这种说法甚至只是挑选了十二组星官,对应十二个月份,并用星座命名以示区别。星座的形象则和一些怪谈中的神灵和怪物相关,满足了不少平头百姓的想象。
中土的星座
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中土的十二星座如下所示:
一月十六至二月十五
渐龙,冰雪为首水雾为尾的龙神,伊祈地区的季节神,象征变幻、矛盾、灵感
二月十六至三月十五
元视,高悬天空的巨眼,东海诸岛的智慧神,象征智慧、包容、疏冷
三月十六至四月十五
弥野,以雷电为双角的山羊神,传说中羊蹄人陟?的春神与战神,象征感性、冲动、好奇
四月十六至五月十五
牟罗,牛头神,传说中牛头人黎招的土地神与山神,象征沉稳、敦厚、内敛
五月十六至六月十五
俱生(俱蛇),缠绕的双蛇神,传说中龙裔的生育神,象征孕育、和谐、多元
六月十六至七月十五
玄湮伴生两枚玄珠的龟神,虚门真武教的护法神,象征保护、自律、秩序
七月十六至八月十五
舒衡,玉蟾月兔相伴的月神,大翊的恋人与引路人,象征浪漫、细腻、敏锐
八月十六至九月十五
残饕,类似鼍龙的巨大怪物,广为人知的爻域大妖,象征坦荡、热情、高傲
九月十六至十月十五
烛明,被阴影笼罩的太阳神,古代日神御曦尚未成形的第八位子嗣,象征诱惑、狡诈、仇恨
十月十六至十一月十五
长天,生有四对翅膀的巨鸟,雍秦地区的转生神与律法神,象征公平、无私、决断
十一月十六至十二月十五
大翊,手持弓箭的猎神,中土神话中的射日英雄,象征自由、理想、追求
十二月十六至一月十五
汤庚(音商耕),拥有繁多触须的巨大海螺状怪物,释门水相宗的护法神,象征耐心、共情、忧虑
认为自己的命运与星辰相关的人何不自省,自己何德何能上应天星?
——圣门遗贤会执器,冉辰
圣门的人之所以如此忧心星座之说,实际上还是因为那并非我中土之说。长天座说是雍秦的地方神,但其实来源于上原悬民葬仪上的净鹰;渐龙座说是伊祈的地方神,但实际上是遗鳍人蛎镜、海月——即今谓水母者——和海蛇的杂糅。汤庚座则是古代炎方传说中南海鬼流之南的海怪。至于弥野、牟罗、俱蛇之类,我中土则从未存在。子民乐于追逐新奇之物,以示与腐儒旧学之异,所以儒生才如此反感。释门在中土的境地,也与之相类,只不过流传程度不同罢了。
——苍风古马,梁庄
关于群星的浮言浪语
钦天监的官员的确在星空中会发现什么,但他们不会将所有的发现上报天子。他们将一些会得出可怕结论的记录藏在了一本厚厚的册子中,里面满是作为佐证依据的观测记录摘录。这个册子就在钦天监的库房中,因为他们料想不会有人去翻——就算翻到了他们也未必看得懂。
钦天监的官员并非中土顶尖的观星者,虚门分支学派天衡的司天师才是中土最优秀的观星者。群星就像面纱的反光,而天衡司天师能够看穿这漆黑的面纱。
一些谣言传播者会说自己受到了星空的蛊惑,仿佛是上天突然之间将念头送进了自己的脑海中。那些人的生活经历同他们散播的谣言之间也不存在什么会引发联想的关系。一些人按照他们的描述找到了星空中的同一个位置,但那里只有一片漆黑。和其他一些学派一样,一些曜门弟子借着涤心的机会混入了圣门。他们表面上全盘接受了圣门的理念,但其实他们只想利用朝廷充足的资源。他们还是和曜门保持着联系,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看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