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前海公平开放的平台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图为深圳欢乐港湾。(资料图片)
图②改革创新推动前海营商环境迈向国际一流水平。图为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资料图片)
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发布,前海迎来了物理空间和*策空间的“双扩容”。一年来,前海多项改革创新措施落地。大湾区首个5G智慧港口妈湾港开港运营,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达98家,“前海港澳e站通”实现香港投资者足不出香港、一站式办理前海业务事项,大湾区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实施,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6类。
数据显示,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亿元,同比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关区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增长20.3%。今年1月至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增长17.4%。
改革创新动能强劲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海陆空铁邮”立体物流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信息通信技术(ICT)高新技术龙头企业集聚成势……在前海这片改革热土上,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物流履约,是前海综保区高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蛇口海关前海监管一科科长莫林虎介绍,近年来,深圳海关依托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先后推出了“MCC前海”“全球中心仓”等创新举措,各类货物在综保区一站式完成分拨、集拼、转运、清关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已有累计2.8万多个集装箱、价值.8亿元的货物在前海通过海运集拼分拨至全球;累计8.9万吨、价值.7亿元的空运货物在前海发出。
创新业态,做强主体激活外贸增长新动能。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推出创新成果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前海稳居第一位。
改革创新正推动着前海营商环境迈向国际一流水平。前海已构建起包括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物流、产业集聚等全链条的产业扶持*策,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主体试点稳步推进,前海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进入立法程序,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策优惠目录拓展至五大类30项。加大在硬件载体上的投入,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前海国际人才港、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等多个重大平台已相继落地。
前海已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4家。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10.5%;5家前海科技型企业上榜长城战略年“独角兽”榜单,占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40.7%。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是前海的战略目标与使命担当。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全国15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7家落户前海、深圳国际仲裁院新一届仲裁员覆盖个国家和地区……一年来,前海始终坚持以更高水平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在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力。
值得